Sold Out

宇宙密碼:25篇星球科幻童話 ( *有注音* )

字畝文化
$11.99

內容簡介

  最簡單的童話故事,最有趣的科學概念;
  宇宙的孩子從未長大,也沒有停止長大。

 「只要我們的宇宙還有未知,無窮的探索便會一直持續,我們都是永遠的宇宙兒童。」——黃海
 
  在光速旅行時照鏡子,看得到自己的臉嗎?
  被各國拒收的垃圾船(垃圾汙染問題),最後要航向何方?
  機器人會哭嗎?
  宇宙到底是封閉還是開放的……
  世界上真的有原子吉他!要怎麼彈奏呢?
  微型機器人怎麼跑進血管裡工作?
  奈米科技真的能搞得世界天翻地覆?
  人類能去開採在火星和木星間、百萬顆小行星上的礦物嗎?
  從宇宙的黑洞進去,會通向哪裡?
  細菌、花草、太陽系的運動都跟螺旋有關,你知道嗎?

  國家文藝獎得主、科幻創作名家黃海老師,以科幻想像、知識為創作養分的童話25篇——將富有觀點的角度將科學知識融入可愛逗趣的童話當中,加上創作靈感的科學新知說明,搭配新銳插畫家Bianco Tsai充滿童趣且活潑的全彩插圖,讀者們閱讀時將心領神會、驚豔不已。
 
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黃海


  本名黃炳煌,曾任聯合報編輯、靜宜大學、世新大學講師。他是文學與科幻的追夢者,作品跨越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、傳統文學與科幻文學。包括長短篇小說、評論、童話、散文,科幻與非科幻。曾獲國家文藝獎、中華兒童文學獎、兩度獲中山文藝獎;多次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。《奇異的航行》入選〈台灣兒童文學100〉;重要作品約三十餘冊:《歌麗美雅》、《鼠城記》、《大鼻國歷險記》、《嫦娥城》、《誰是機器人》、《永康街共和國》、《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-2005》、《科幻文學解構》。作品被收入國小及國中教科書(穿越地球、機器人代死刑、深藍的憂鬱), 改編廣播劇(銀河迷航記)、拍成電視劇(機器人眼淚)。

繪者簡介

Bianco


  Bianco Tsai,三人制創設計師,平常做裝禛,偶爾也畫畫。插畫作品有《漬物語》《明天別再來敲門》《咖啡全事典》《裸食廚房》《貓咪這樣吃才健康》等等。裝禛作品《並不很久很久以前》獲2014金蝶獎臺灣出版設計榮譽獎,《我們,都是末日殘存者》獲2013金蝶獎【整體美術與裝禛設計獎—圖文書類】銅獎。

 
 

目錄

1.飛向太陽
2.老虎大王的婚禮
3.星星的家
4.機器人之旅
5.宇宙方舟
6.天大的祕密
7.百萬年後
8.貓小姐的機器人
9.貓頭鷹醫生的眼淚
10.愛因斯坦的鏡子
11.牛頓的兩頭霧水
12.蝴蝶效應
13.原子吉他
14.北極熊與企鵝
15.螞蟻賽車手
16.火星任務
17.奈米機器人:螞蟻蚊子蒼蠅
18.有限或無限
19.天空的礦工
20.羊咩咩放屁
21.太空救援
22.螺旋密碼
23.時光機與狐狸作家
24.宇宙之外
25.地球飛車與愛因斯坦
 
 

自序

我們都是永遠的宇宙兒童

黃海


  這是一本融入科學或科幻故事的極短篇童話集,每一篇都以最少的文字呈現了不同的人物動態和意象。臺北的科幻創作坊的朋友,有人讀了不知不覺笑起來,說它活潑有趣,具有畫面感,有如動漫畫,給了我很大鼓勵。字畝文化出版的馮季眉社長接到稿子後,來信說:「這本書挑戰了童話的書寫」,而國家文化基金會給了創作補助,大約是看在具有新創意的份上。

  《宇宙密碼》,涉及不同的主題,包括生態環境、太空旅行、時間旅行、機器人心智、相對論、蝴蝶效應、奈米科技、宇宙大小……我用最簡單的童話敘事,包裝了提煉出來的概念。每一篇要能啟發新知和創意,有點像詩文、有點似歌謠,有的加韻、帶點節奏;每篇結尾附有小註解,為故事畫下句點,也許有了畫龍點睛之效。我的想法是,小讀者如有不了解時,可以詢問爸爸媽媽或老師加以說明。傳統的童話是建立在精靈、仙子、傳奇、民間傳說或生活故事上,然而科技日新月異,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,面對新事物、新觀念的衝擊,童話需要融合新元素,變化新形式,不再受傳統拘束。從國語日報每年舉辨的牧笛獎看得出,融入科學或科幻的創意作品,容易獲得評審垂青,優勝入選。

  回顧science fiction(科學小說,或科幻小說)一詞的提出,遠在美國一九二六年出現科幻雜誌之前,可以追溯到一八五一年英國的威廉‧威爾遜(William Wilson)在他的詩歌中創用了science fiction一詞,他認為可以用科學故事取代過去的傳奇浪漫故事,以啟發兒童新知。威爾遜的提議早已被人遺忘,卻值得重視提倡。這本集子,也許就是適當的體現。

  從小我對科學新知一直有著濃厚興趣,早年我在傳統文學創作已經疲累,轉而努力融合了科學元素進入小說。一九六八年當臺灣出現科幻小說時候,還沒有「科幻」這一名詞,我一直以為「科幻,就是成人的童話」,確實的,它是老人和兒童可以共享的夢。

  我從成人科幻創作兼顧及少兒科幻創作,有一些背景因素。我有一對雙胞胎兒子,我陪伴雙胞胎走過童年,而他們陪伴我的歲月也是我的第二個童年,後來他們去了美國讀書,並落地生根成為新移民,我無緣和他們下一代的兒女相處,否則我就有了第三個童年。

  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寫第一篇〈飛向太陽〉,也是我告別第二個童年之始,直到二十年後申請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,陸續完成六十篇創作。今天臺灣缺少具有同樣理念和創作能量的作家,山鷹的詩作曾給了我觀摩,林茵、邱傑也提供了借鏡。

  臺灣的文化出版界能夠出版經營類似的讀物,必須獨具慧眼,字畝出版社是具有高瞻遠矚和活力的少數。

  每個人、每位作家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。《二○○一太空漫遊》的作者克拉克(Arthur Charles Clarke),去世之前為自己寫的墓誌銘是:「他從未長大,也沒有停止長大。」仔細思考,他的話不正是指著 : 人類從未長大,也沒有停止長大。按照科學家的說法,宇宙中目前已知的物質只有百分之四,其他是未知的暗能量、暗物質,佔了百分之九十六。因此,不管你是大人或小孩,只要我們的宇宙還有未知,無窮的探索便會一直持續,我們都是永遠的宇宙兒童。

  日本女作家立原透耶(山本範子)曾經翻譯了幾篇在日文刊物發表,臺灣的《國語日報》、《中華日報》副刊、《地球公民365月刊》、《文訊》雜誌,以及大陸科普科幻刊物都曾發表了部分作品。
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9578423664
  • 規格:平裝 / 128頁 / 17 x 23 x 0.8 cm / 普通級 / 全彩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